Chicago-Cubs.jpg

說不是小熊迷,但今年賽季期間每天看一下小熊的比賽盒子已變成習慣,甚至跟朋友聊天時也要為了潮而提一下小熊、提一下回到未來。自己就在半推半就、半知半覺之下詮釋了小熊。

 

相較於上一篇「消費行為中的體驗(consuming-as-experience)」,「消費行為中的詮釋 (consuming-as-integration)」著重在球迷對棒球的個人投射,也就是說,球迷在棒球上的自我延伸。更深入的來看,在「體驗」的概念中,球迷認知、評價、欣賞棒球比賽,這個過程的資訊方向是由棒球流向球迷,然後球迷做出反應。例如,看到支持球隊得分立即歡天雷動。但「詮釋」則是在描述棒球對球迷的日常生活與行為產生的變化,進而產出自我風格的棒球習慣或消費方式。例如,在球季期間即使沒空看轉播也要上網看一下比賽結果,沒看的話心裡就會怪怪的,也就是說棒球已經成為某一種生活習慣。而Holt 把這樣的概念再分成:1. 同化(Assimilating)、2. 產出(Producing)、3. 個人化(Personalising)。簡而言之,這個概念關注球迷本身內心與行為的改變。


記得大學有在打球隊時,每次遇到雨天總是三不五時就會拿起身邊的雨傘揮個幾下,也總是被同學笑說:「中棒球毒!」其他隊友也是會在站著跟朋友聊天時,突然來個投球動作,讓對方看傻。基本上,棒球對那時的我們已經不只存在於球場的練球、比賽,更存在我們生活的每個瞬間。用比較抽象的說法就是內化、同化(Assimilating)。而對球迷而言,有空就進場看球、沒空也要看一下PTT鄉民的直播。時間一到就得「接觸」一下棒球,有點像是反射動作。而同化有程度之分,中毒淺的可能就是每天一定要上PTT看一下鄉民的討論和比賽盒子。中毒深的可能就是要跑滿支持隊伍的所有主場,已經把跑主場變成是一種例行事務。總之,同化、內化就是球迷均以棒球作為的行為與思考的來源之一。


在球場看職業比賽最棒的莫過於現場球迷齊唱戰歌。戰歌通常是為了要削弱敵對球員的士氣,也就是試圖讓敵對球員怯場。雖然比賽主要是雙方球員的球技比拼,戰歌的影響應該是很小很小的。但戰歌就是一種球迷參與比賽的方式,也就是 Holt 提的產出(Producing)。另一個在球場上常看到的例子就是球迷自製的加油道具、海報,還有在美國球場也常看到球迷臭罵、狂酸球員。這些都是球迷產出行為試圖參與比賽。除此之外,球場攝影,甚至是窩在PTT寫看球心得、數據分析,也都是球迷對棒球的產出。


「不離不棄是我兄弟」這句話大概就是個人化(Personalising)最好的例子。個人化比上面兩個概念又更抽象,是一種球迷個人的自我延伸。因而「身為兄弟球迷」跟「不離不棄」在某些球迷心中就緊緊綁在一起,即透過「身為兄弟球迷」自我延伸出「不離不棄」的特質(不論是本身有該特質或是想要有該特質)。這個概念雖然抽象,但算常見,例如在咖啡店用Mac上網就是潮,透過「用Mac」自我延伸出「潮」的特質(不論是本身是真潮還假潮)。總之,個人化是球迷以棒球為媒介或管道做自我特質的延伸。


在大多數的職業比賽裡,門票只是其中一種商機,在球迷對比賽、球員、球隊的自我延伸更是一塊大餅。球迷穿著鋒哥的球衣絕不會只是為了保暖,而是對鋒哥的球技、人格特質的認同,而這樣的認同就是一種自我的展現。也因此,透過球迷對棒球的詮釋,讓球迷跟棒球之間的聯繫會更緊密。

 

圖片來源:http://lastwordonbaseball.com/2016/10/03/cubs-win-world-serie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8703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