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就有愛挖東西的習慣。初接觸到東鯷時就有一股莫名的興奮,又加上是出現在漢書上的字眼,更激出尋寶的心。事實上,證明東鯷是否為臺灣的古名沒多大的意義,但是就好玩吧,也順便筆記一下。
《前漢書‧地理志》有「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云云」。
 
《後漢書‧東夷傳》有「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余國。又有夷洲及澶洲。傳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仙不得,徐福畏誅不敢還,遂止此洲,世世相承,有數萬家。人民時至會稽市。會稽東治縣人有入海行遭風,流移至澶洲者。所在絕遠,不可往來。」
連橫的《台灣通史》有「…然則臺灣之為瀛洲、為東鯷,澎湖之為方壺,其說固有可信…」。

市村瓚次郎在〈唐前之福建及臺灣〉一文,提到《前漢書‧地理志》中「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余國,以歲時來獻見雲。」為實有其事,以此例他,推論「會稽海外有東鯷人」非憑空虛擬,市村瓚次郎東鯷應是指臺灣及琉球諸島[01]。
白鳥庫吉在《關於隋書琉球國言語之研究》一文提過,「鯷」的古音和「夷」輾轉相通,加上根據市村瓚次郎認為「夷州為臺灣」,因此推論東鯷應該是指臺灣[02]。
郭廷以在《臺灣史事概說》提及「漢朝時代,會稽(江、浙之交)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時來中國貢獻。夷州亦常至會稽通市,有人認為臺灣、琉球同在東鯷之內。」
梁嘉彬在《琉球及東南諸海島與中國》有詳細的描述[02],簡單描述重點如下:(一)假設東鯷確是指臺灣,則表示台灣在漢代已『分為
二十餘國』,而且『以歲時來獻見』,表示當時臺灣的文化不落後於日本或是琉球諸國,那為何之後文化反而會被孤立?另外『以歲時獻見』,是歲時通商之意,那會是以何物與中國通商?(二)以地理位置的角度來看,即以會稽為為立論之出發點,且古人在描述海外國家的方位時是以航海記錄為根據,因此臺灣應該為『南鯷』。另一個的例子是鄭成功稱臺灣為『東寧』或『東都』,是以廈門或是澎湖為出發點的。(三)「鯷」是一種魚類,即大鮎。因此東鯷人應該是會稽外海東方有個以「鯷」為生的民族,並以鯷類販來會稽交換布匹,所以東鯷並非單指一地,而指與會稽交通頻繁的日本或是琉球諸島地區。(四)白鳥博士以字音的分析說明東鯷即是夷州是有成立的可能性,但是否可再推論為東鯷即為臺灣,則大有問題。
 
林熊祥於《臺灣省通志稿》指出「而關於東鯷人,漢書以外不見他載,殆不足以供考證之資料云。」[02]。
楊雲萍教授認為,東夷未統治過台灣,甚至根本未到過台灣[03]。

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關於東鯷說的結論「若是硬要主張東鯷是指一個特定島嶼、據於漢代地理上、社會上的關係看來、把它推測為係指日本的一部份或者琉球的一個島嶼、更顯得自然。」 史明先生是以中國漢朝漢族的活動範圍作為推論基礎的,他認為當時漢族的主要活動範圍是在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附近,加上福建、廣東沿海附近是山岳,因此當時的人們要到福建沿海是件難事,更別說是要和台灣島上的居民有交流。

然而曹永和在《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中提到「…又漢武帝建元三年(西元前一三八年),閩越為東甌,東甌告急,武帝則派嚴助發會稽兵,浮海救急。元鼎六年(西元前一一一年)發兵分路擊南越時,橫海將軍韓說是初句章(今寧波),浮海從東方征。可知其時蘇、浙、閩、粵的沿海海道已暢通,會稽句章已是主要港口。綜合這些事實,可想東鯷並非憑空虛擬,似有指今日琉球或臺灣之可能。[05]」
高明士主編的《臺灣史》提到「日本學者認為可能是指今琉球或臺灣,也有人認為「東鯷」是想像的產物[04]。」
從以上這些解釋看起來,對於『東鯷是臺灣的古名』仍是個謎,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不過自己比較偏向「東鯷不是單指臺灣島,而是而是泛指東亞島鏈上的琉球群島,甚至臺灣島」的看法。
如林熊祥所言的,東鯷一詞只出現在漢書,而後漢書出現東鯷的段落也幾乎可以讓人說是直接抄自前漢書的。而後來對於東鯷的解釋全是源自漢書再加上自己的見解。檢視最原始的資料,也就是漢書上的描述,對於東鯷人是怎樣的民族其實有很多大的模糊空間,更別說是下「東鯷是指臺灣島」的結論了。
細究「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云云」段落。
先看『會稽』位在何處,Wikipedia的解釋「會稽(音「桂吉」,一說「快吉」),中國古地名,曾是以今天的江蘇蘇州為中心的江浙地區,或今天的浙江紹興的一部份。西元前222年,秦始皇把從前春秋時期的吳國、越國的地域設為會稽郡,以吳(今蘇州)為郡治(首府)。前210年,秦始皇巡游至會稽郡的屬地,今紹興的「大越」,將其改名為山陰。」會稽是今日江蘇與浙江交界地帶,就地理位置而言如梁嘉彬所推論的,臺灣是位於會稽的南方,並不是東方,而位於東方的則是琉球群島或是九州島。史明也提到當時漢族主要活動地區是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而會稽位於長江出海口附近,除非當時漢族的主要航海面積很大,不然應該是鮮少有漢人會到臺灣島。當然,也不能排除漢人沿著海岸航行『南』下遇到臺灣島的可能性。
「…分為二十餘國…」這表示當時東鯷這個區域有二十幾個國家,或是二十幾個部落,竊以為撰文者應該沒清楚界定『國家』與『部落』的差別,以琉球群島至九州島之間而言會有二十幾個國家或部落是可能的,以臺灣島而言當時也可能會有二十幾個部落的。
「…以歲時來獻見云云」代表東鯷人有至中國朝貢或是交易,正如梁嘉彬所說,文中卻未記載東鯷人帶什麼東西來中國交易。另外,對於東鯷人的描述也僅是短短幾句,林熊祥也提到除了漢書之外,均未見過『東鯷』一詞出現在其他史書。綜合這兩個原因,有可能是因為班固認為東鯷這個地方乃是化外之地,不是他著書的重點。另一個可能性是班固對東鯷所知只是聽聞相傳有這麼個地方,他對東鯷所知甚少,所知甚少的原因可能是東鯷與中國交流很少或是僅止於會稽附近有交流,也就是東鯷非當時多數漢人所知的,加上當時資訊流通定是非常緩慢且易以訛傳訛的,因此對於東鯷的資訊可能在流傳過程中有誤傳或是漏掉許多重要訊息。
結論:對於東鯷是臺灣島的古名之說法,真實性與明確性有待商榷。較為中肯的描述是「東鯷為會稽外海東方島上民族,至於東鯷是否代表某一島則無法確定,較為可能的是東鯷代表東方外海某一區域」。

[01]《臺灣史》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眾文, 民79
[02]《臺灣省開闢資料彙編》盛淸沂主編; 王詩琅,王世慶校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民61[1972]
[03]《臺灣開發史》程大學 眾文, 民80[1991]
[04] p47,《臺灣史》高明士主編。洪麗完、張永楨、李力庸、王昭文◎編著。五南(2005)
[05]p39,《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曹永和。聯經 (2000) 

u870334@nthu:飲用請告知 
061129175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8703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